乃柴胡、浓朴、半夏,皆所以散结气;而桂枝、丹皮、桃仁,皆所以破滞血;水谷之气结,则大黄、葶苈、石苇、瞿麦可以平之;寒热之气交,则干姜、黄芩可以调之。 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,逐在里之寒,故治之而愈。
大气之来,无人不受,壮者、逸者、居者则不病;怯者、劳者、出者遇之,则无形之气,由鼻而入,藏于分肉之间,与正气分争,则成疟矣。如有便溺阻隔,宜三化汤、麻仁丸通利之。
黄柏味苦而浓,质润而濡,为阴中之阴,故能滋少阴、补肾水。寒伏于下,逼其无根失守之火上冲熏肺而发斑点,其色淡红,隐隐见于肌表,与阳证发斑色紫赤者不同。
苏伊芳举曰∶血既妄行,迷失故道,不去蓄利瘀,则以妄为常,何以御之。五脏之中,惟肝常有余,散之即所以补之,以木喜条达故也。
服后二便微利,则三焦之气无所阻塞,而复其传化之职矣,故曰三化。方中有大黄、芒硝、甘草,乃伤寒门调胃承气汤也,所以泻肠胃之实热;加连翘、栀子、黄芩、薄荷,乃火门之凉膈散也,所以散胸膈之热邪。
肿胀由心腹而散四肢者吉,由四肢而入心腹者危。苏伊芳举曰∶血既妄行,迷失故道,不去蓄利瘀,则以妄为常,何以御之。